1,炙甘草汤,中医方剂名,别名复脉汤。为补益剂,具有益气滋阴,通阳复脉之功效。
主治阴血阳气虚弱,心脉失养证。脉结代,心动悸,虚羸少气,舌光少苔,或质干而瘦小者;
虚劳肺痿。干咳无痰,或咳吐涎沫,量少,形瘦短气,虚烦不眠,自汗盗汗,咽干舌燥,大便干结,脉虚数。临床常用于治疗功能性心律不齐、期外收缩、冠心病、风湿性心脏病、病毒性心肌炎、甲状腺功能亢进等而有心悸、气短、脉结代等属阴血不足,阳气虚弱者。
2,补心第一方,心悸失眠自汗盗汗?试试炙甘草汤!
👵阿姨最近因为连续加班,身体出现了一些不适,包括心悸、失眠等。经过一番观察和询问,我发现她的症状可能是心阴心阳两虚所致。于是,我决定使用炙甘草汤进行调理。
📜炙甘草汤出自张仲景的《伤寒论·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下》第177条,主要用于治疗脉结代、心动悸等症状。现代用法包括炙甘草12g、生姜9g、人参6g、生地黄50g、桂枝9g、阿胶6g、麦门冬10g、麻仁10g、大枣10枚。将阿胶打碎加一点黄酒蒸融化,再把熬好的药一起混合喝,每日一副,早晚各一次。
🌿这个方剂中,地黄为君滋阴养血,炙甘草补中益气,合人参、大枣补脾气,滋化源,气血足生,以复脉之本;阿胶、麦冬、麻仁滋心阴,养心血,以充血脉。阴阳互根互用,阴无阳则无以化,故用桂枝、生姜宣阳化阴,桂枝甘草相合辛甘化阳,以温心阳,通血脉,诸厚味滋腻之品得姜、桂则滋而不腻。
🍶用法中加入黄酒煎服,以黄酒辛热,可振奋阳气,温通血脉,以行药力。诸药合用,滋而不腻,温而不燥,阴血足而血脉充,阳气旺而心脉通,气血充足,阴阳调和,则心动悸、脉结代皆得其平。
💤服药一周后,阿姨的心悸症状有了明显的改善,胸闷气短的情况也有所缓解,睡眠质量也有了一定的提高。炙甘草汤具有益气滋阴、通阳复脉的功效,常用于治疗阴血不足、阳气虚弱所致的心悸、脉结代等病症。它能够改善心脏功能,缓解心慌、胸闷等不适症状。不过,具体效果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,且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应用。同时,对于心悸的治疗还需要综合考虑病因,并进行针对性的治疗。
3,炙甘草汤的药剂奥秘
炙甘草汤,中医方剂中的瑰宝,别称复脉汤,以其卓越的补益功效而闻名。它能够益气滋阴,通阳复脉,是治疗阴血阳气虚弱、心脉失养证的理想选择。
症状表现:
脉结代,心动悸,虚羸少气,舌光少苔,或质干而瘦小者
虚劳肺痿,干咳无痰,或咳吐涎沫,量少,形瘦短气,虚烦不眠,自汗盗汗,咽干舌燥,大便干结,脉虚数
组成与功效:
甘草(炙)、生姜、桂枝、人参、生地黄、阿胶、麦门冬、麻仁、大枣
益气滋阴,通阳复脉
制作与服用:
清酒七升,水八升,先煮八味,取三升,去滓,内胶烊消尽,温服一升,日三服
现代用法:水煎服,阿胶烊化,冲服
适用与禁忌人群:
适用人群:
脉结代,心动悸证,表现为虚羸少气,舌质光滑、苔少,或舌质干而瘦小者
虚劳肺痿证,表现为咳嗽不止,涎唾增多,形体消瘦,气短气浅,虚烦不眠,自汗盗汗,舌燥咽干,大便干结,脉象虚数者
禁忌人群:
高血压患者,特别是血压控制不佳者
肥胖患者,因其可能引起体重增加
心脏病和糖尿病患者,以免影响病情治疗和血糖稳定
⚠️ 注意事项:
使用炙甘草汤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,避免擅自用药,确保安全有效。
🌿 炙甘草汤,不仅是中医的经典方剂,更是现代医学研究的热点。通过深入了解其组成、功效、制作方法以及适用与禁忌人群,我们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发扬这一宝贵的医学遗产。
4,抑郁症--我有一张"断根方”,宁可得罪天下大夫,也要公开!
【组方】:炙甘草、生姜、桂枝、人参、生地黄、 阿胶、麦门冬、麻仁、大枣。
【功效】:滋阴养血、益气温阳、安神定志。 【适合人群】:此方并非所有抑郁症都适用, 更适合“心血不足、心阴阳两虚”的患者。简单说,若抑郁症患者看起来虚弱疲惫、面色不佳,同时伴有明显心慌、失眠,就可以考虑用它。
【方解】:方中用生地、麦冬、阿胶等大量滋阴药,补充身体所需的阴血;用人参、甘草、 大枣补益心气,提供身体运转的动力;再搭配桂枝、生姜温通阳气,激发身体活力。 几类药材配合,既能滋养心阴、心血,又能温通心阳、心气,让心神得到濡养、功能恢复, 抑郁、低落、疲惫等症状自然会缓解。
【常见加减】失眠严重:加酸枣仁、柏子仁, 增强养心安神效果;若兼有焦虑、烦躁,可加龙骨、牡蛎,重镇安神、收敛浮越的心阳。 情绪抑郁、胸闷胁胀明显:加柴胡、郁金、 合欢皮,疏肝解郁、调畅气机。痰多、咽中像有东西堵着:加半夏、厚朴,化痰散结、 行气降逆。食欲不振、腹胀:加茯苓、白术, 健脾益气、帮助消化吸收,避免滋腻药材伤胃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在线炒股配资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